行密创中的寒冬该坚业者抉择加守还是转
最近这段时间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"逃离潮"。光是今年,我认识的就至少有5-10家创业公司正在转向其他赛道。说实话,看到这种现象我的心情很复杂。 转型对初创企业来说原本很正常。有时候是因为业务增长乏力,有时候是创始团队失去了热情。但我特别想聊聊那些选择离开加密行业的创业者们。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,我内心总会泛起一丝失落。 记得上个月,一位曾经常跟我探讨项目的创始人告诉我他决定去做AI了。看着他疲惫但释然的表情,我只想说:"如果真的想清楚了,那就放手去干吧。"但同时,我也想提醒正在面临这个抉择的朋友们几个需要考虑的点。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。熊市进入第二年下半年时,市场情绪往往会跌至谷底。这就像是一个魔咒——2014年如此,2018年如此,2022年又是如此。 有意思的是,加密市场的周期总是神奇地维持在4年左右。也许是人们需要这么久才能真正看清现实?或者是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忘记上一轮牛市的疯狂?说实话我也不确定,但这个规律确实准得可怕。 记得2018年底,我认识的一位投资人把办公室里的比特币行情显示器都撤了,说"这玩意儿就是个骗局"。结果两年后,他不得不在牛市高点重新入场。 说实话,我从没见过在上轮熊市离开加密领域的人不后悔的。而那些劝人离开的人,在牛市回归时往往成了朋友圈里的笑话。 我知道有个很实用的方法:给自己设个deadline。比如说"我再坚持18个月,把想做的加密项目都尝试一遍"。这样即便最后真的决定离开,至少你能坦然地说:"我尽力了。" 很多从FAANG或者传统创投圈出来的创始人特别不适应加密市场的增长模式。他们习惯了Web2那种平滑的上升曲线,而加密项目更像是坐过山车——长时间的横盘后突然爆发。 这让我想起Coinbase的故事。如果他们在2014年就因为没有看到稳定增长而放弃,那可能就错失了后来的辉煌。加密市场的增长就是这样,它不是线性的,而是阶梯式的。 创业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别人还没发现的"秘密"。而在加密领域,这个秘密往往需要1-2年才能真正领悟。 有意思的是,熊市反而是发现秘密的最佳时机。没有那么多噪音干扰,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相信这个行业的用户。我记得有位做DeFi协议的创始人就是在2019年市场最低迷时,发现了后来让他成功的那个关键洞见。 最后想说,每个创业者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:在新赛道里,我真的具备优势吗? 如果你已经在加密领域积累了一两年的经验,建立了人脉,了解了行业逻辑,那这些很可能就是你最大的优势。转行意味着要放弃这些积累,从头开始。就像我的朋友常说的:"在一个不熟悉的赛道上重新起跑,未必比继续跑完你已经熟悉的马拉松更容易。"创业之路的十字路口
情绪低谷期的陷阱
如何避免"早知道"的遗憾
阶梯式增长的魅力
发现行业"秘密"的时机
你的优势在哪里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FTX清算引发市场担忧:30亿美元加密货币抛售将至,每月烧钱5000万
- 比特币生态繁荣,以太坊会被边缘化吗?
- 当POW遇上AI:Clore.AI的爆炸式增长背后
- 从币安43亿天价罚单看加密市场的成人礼
-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: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
- 币安战略大转向:弃BUSD转FDUSD,香港监管成关键推手
- 美国监管重拳出击:揭秘15大天价加密货币罚款背后的故事
- 波卡生态迎来重大突破:原生USDC正式登陆Moonbeam
- V神亲述:以太坊成长路上的那些闪光时刻
- RSS3DWF:Web3时代的数据革命先锋
- LUNC币持仓量创新高背后:一场多方博弈的精彩大戏
- 企业韧性修炼记:一场关于组织进化的深度对话
- 香港正在成为全球AI与Web3创业者趋之若鹜的热土
- 数字货币巨震:赵长鹏黯然离场,币安帝国面临严峻考验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报:BTC/ETH关键点位解析
- 市场震荡期:这3个山寨币12月或将面临深度回调
- 区块链安全迎来里程碑:Safeheron与CertiK联手打造私钥管理阳光法案
- 比特币高位震荡 市场酝酿新机遇
- USTC单日暴涨150%背后:解密Mint Cash这个新晋稳定币宠儿
- IOST双周观察:11月中旬的精彩瞬间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