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故融资再获资本的医青睐背后凌科轮3疗创药业2亿事
说实话,在当下生物医药投资"寒冬"的背景下,还能看到创新药企获得如此规模的融资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9月21日,总部位于杭州的凌科药业又一次刷屏了我的朋友圈——他们宣布完成了C2轮融资,这也意味着其C轮融资总规模达到了令人瞩目的3.22亿元人民币。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,这次参与投资的可不是什么"新面孔":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、海邦投资和好买母基金携手入局,而老股东联新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更是选择继续加码。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——在医疗投资圈里,最懂价值的往往是最谨慎的那些机构。 记得五月底的时候,凌科药业刚完成C1轮融资,短短几个月后又拿下一轮。这种融资节奏在当前的资本环境下,简直就像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。浩悦资本作为独家财务顾问,显然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说实话,我接触过不少创新药企,但像凌科这样成立仅5年就能在JAK抑制剂领域做出这么多成绩的确实不多见。他们的创始人团队来自辉瑞、默克、强生这些国际大药厂,平均20年以上的研发经验可不是盖的。 最近三个月,他们的LNK01001在类风湿关节炎、特应性皮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II期临床数据连续公布,效果和安全性都相当亮眼。要知道,在JAK抑制剂这个赛道,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个"阿喀琉斯之踵"。凌科能在这个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,难怪投资人会这么看好。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管线布局策略。不像有些公司追求"广撒网",凌科选择了"深挖井"——聚焦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,围绕JAK抑制剂这个核心技术平台做文章。这种专注度在当下的创新药研发中反而成了一种优势。商业化前景可期万昭奎博士在采访中提到的观点很能说明问题:"未来5-10年,中国创新药企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能否研发出真正差异化的产品。"凌科选择的JAK1抑制剂市场,到2030年预计能达到305亿美元的规模,这还只是冰山一角。 我特别欣赏他们务实的发展策略。不盲目追求管线数量,而是集中火力推进几个优势项目——目前已经有多个管线即将进入III期临床,LNK01004针对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的Ib期研究也已经开始患者入组。这种节奏把控在创新药研发中至关重要。 和浩悦资本丁亚猛先生交流时,他特别强调了凌科团队的"执行力"和"使命感"。在医药投资这个领域,看准方向很重要,但能把想法落地的团队更珍贵。凌科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取得临床进展,这种能力确实值得资本持续押注。 说到底,凌科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创新药企的一个新可能——不需要一味追求"大而全",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,同样能赢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。在医药创新这条长跑赛道上,或许正是这种专注和坚持,才能最终跑出真正的赢家。资本寒冬中的"破冰者"
小而美的研发"硬实力"
投资方眼中的"潜力股"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EC掌门人警告:政府若停摆,加密监管将陷入半瘫痪状态
- 2024龙年将至:龙宝宝带来的财富机遇与美好期许
- NFT数据分析指南:这些工具让你玩转数字藏品市场
- 币安上合约后24小时操作秘籍:老韭菜的血泪经验
- 【深度解析】8月25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: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博弈
- 11.27行情观察:当市场遇上渣男行情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柴犬币面临关键抉择:这次能否真正突破?
- 币安CEO赵长鹏认罪在即:18个月牢狱之灾背后的故事
- POLYX上演惊人反弹!机构级区块链代币单周暴涨60%的背后
- 李隆手记:11月24日主流币行情复盘与交易心得
- 11月29日区块链晨报:市场动荡中的关键转折
- Web3.0市场动态:Binance即将上线BLUR,NFT与DeFi领域持续升温
-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:本周或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?
- 币安新时代:CZ卸任背后,我们见证一个加密帝国的传承
- 以太坊M顶形态显现:1930支撑位能否守住?
- 数字韩元时代来临:10万韩国人将率先体验未来货币
- 区块链+AI如何重塑全球医疗健康产业?这场香港峰会告诉你答案
- Terra生态重获生机:USTC和LUNC上演惊人反弹
- Layer2的多签困局: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艰难平衡
- GameFi再次火爆: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?
- 搜索
-